国庆、中秋双节将至,8天长假中,预计武康大楼及周边将迎来史上最高的日均10万人次大客流。这么多游客来了,去哪儿上厕所?别急,湖南街道3.0版共享公厕地图和“梧桐智慧寻厕”小程序赶在节前上新,哪里有厕所、哪里排队人少,有了这份“方便指南”,游客“方便”难题不再难!
武康大楼热度持续走高,武康—安福风貌街区(下文简称武安街区)更是人气旺盛,被网友誉为“宇宙中心”。今年“五一”前夕,预计到五一期间将出现日均数万人的大客流,湖南街道启动“民情快办”机制爱配配资,依托片区党委多元协商平台,引导商户开放共享公厕,在商户、居民区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下,仅用三天便绘制完成包含22个点位的《武安街区五一公厕地图》,并张贴在商户里,便于游客按图索骥。
“五一”假期后,街道收集公厕开放数据进行复盘,街区党支部也上门走访商户、收集反馈。参与开放的商家普遍表示,开放公厕不仅便利游客,有利于街区整体发展,也带动了自己店里的人流与消费,让商户从“治理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。在商家普遍反馈积极的基础上,“共享厕所”由此从应急试点转为常态服务的2.0版本,街区共治模式实现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长效保障”的升级。
国庆长假将至,此次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,武康大楼周边的武安街区和延庆路—东湖路街区预计人流峰值将达到日均10万人次。为应对“井喷式”人流,湖南街道依托片区综合治理平台,以片区党委为引领、街区党支部为牵头,联动“一建三公”力量,发动居民区微网格员通过“走四百”行动,常态化走访企业、商铺及新就业群体,广泛收集对共享公厕的意见建议。借助“企事快办”服务体系,街区党支部主动对接新入驻商户,用“婆婆嘴”耐心沟通,将符合条件的厕所纳入共享清单;街区共治委员会走访共建单位,推动社会厕所开放。在多方协作下,原有22个点位基础上,新增地铁站内公厕,以及瑞金医院远洋分院、襄阳公园、乌中市集、悟锦大楼等9个共享点位,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“覆盖圈”,推动资源精准延伸至基层末梢。
依托多元协商平台高效整合信息,仅用48小时,经过近5个月优化完善的3.0版“公厕地图”便在节日到来前完成刊印。较此前两版,3.0版新增了延庆路—东湖路街区及周边日常开放厕所点位表,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,共有5个公共厕所和31个共享厕所点位,包括街道党群服务中心、居民区党群服务站、社区食堂等场所,最大限度向游客开放优质资源,切实提升如厕便利性。这几天,街区党支部书记正带队将200余份新版地图张贴至沿街商铺,不少商户表示:“一张小地图,既方便别人,也带来客流,是双赢好事。”
共享厕所增加了,3.0版地图还新增了一个“梧桐智慧寻厕”小程序二维码——这一掌上服务功能的诞生,源于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。“五一”期间,部分商户反映,高峰时段有一些厕所排队长,另一些却“门可罗雀”,资源不均。对此,片区民情快办工作站依托“七个一”工作机制,在片区党委“多格合一”引领下,联合街道城运中心、城建中心及共治单位共商共议,聚焦科学引流、均衡使用、提升体验等关键问题,推动服务优化。如今,游客只需扫描地图二维码,即可进入小程序,清晰看到5个公共厕所及31个共享厕所位置,不仅支持实时定位最近点位和步行导航,还可以通过红、黄、绿三色标识,识别“繁忙”“较少”“空闲”状态,以便合理选择,实现智慧分流,缓解高峰“找厕难”“排队久”问题。
据悉,湖南街道还将根据地理相邻特点爱配配资,在党建引领“多格合一”治理联动机制下,联合徐汇区天平路街道、长宁区新华路街道,以武康大楼周边区域为试点,以公厕等公共资源共建共享为切入点,持续推进跨区域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,推动区域社区治理效能实现“化学融合”,为市民游客带来更优质的街区服务体验。
杨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